top of page

​關於我們

  橫跨了2019的夏末到2020的春天,在〈近現代西方藝術與日常生活史〉的課程中,花亦芬老師帶領著我們見證了無數尼德蘭風俗畫的吉光片羽。從兼具人文學者與農民畫家身分的Pieter Bruegel the Elder,到形塑家庭理想的Pieter de Hooch ,以及作品放浪而富戲劇張力的Jan Steen,最後是畫面寧謐又精巧得迷人的Vermeer,四位畫家都以各自的觀點勾勒出他們眼中的尼德蘭,在真實之中編織著虛構。透過圖像的解讀與歷史背景的補充,風俗畫隱含的「真」——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、宗教構築而成的社會風貌以及藝術家們靈感的對話——都在畫家筆下刻意的不真實中逐步浮現。

 

我們將以作品中「不日常的平常」作為揭露的開始。

耶穌為何降生在大雪紛飛的尼德蘭村落裡?

屠夫跟修女為何爭執?

音樂課的老師為何配劍?

​工作室裡的畫家為何如此盛裝?

 

  正是風俗畫這樣似寫實而非寫實的拉扯與緊張,引起了觀者對於作品深刻的思考。作為期末的企劃也作為課堂的筆記,我們架設起這個網站,希望以平實近人的方式談我們所學。這裡是我們旅程的尾聲,卻也會是一個新的、傳遞的開始。 

 

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特別感謝 指導老師:台大歷史系 花亦芬教授 

Bruegel簡介、醫生的探訪、音樂課:歷史四 謝仁人 

Vermeer簡介、狂歡節與四旬齋期之爭:心理三 許善茵 

De Hooch簡介、雪中來朝的賢士、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、相似的風俗畫:外文一 廖子皓 

網頁製作、首頁文字、為孩子備餐的婦人:歷史四 林思宇 

Jan Steen簡介、畫家的授課:哲學四 柯妤靜 

bottom of page